華人的飲食文化與傳統習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而中華文化的傳承也需要我們與下一代共同努力。既使今日的台灣已從農業社會進步到了工商業社會,但許多節慶禮俗還是不可免的,尤其是年節與嫁娶的習俗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傳統色彩。今日的參訪特別安排了知名的老字號喜餅店,目的在於除了讓孩子們動手做台灣名產「鳳梨酥」外,還能讓寶貝們接觸並體驗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華人傳統文化。
今日菜出發前先讓寶貝們到巷口附近的餐廳用餐,孩子們挑選了自己喜愛的餐點後就開始大快朵頤。
然而王子的挑食習慣依然難改,為了不耽誤時間只好以禁止玩遊戲一個月的方式使其反省。
到了博物館,老師選了今日表現最好的寶貝敲鑼打鼓迎接大家的到來。
老師帶領大家洗完手後在工作室裡靜靜等待食材的準備,過程中寶貝們紛紛扮鬼臉搶鏡頭。
活動開始,師傅細心教導孩子們製作鳳梨酥,由於是創意DIY課程,所以免不了讓大家發揮創意製作造型。
寶貝們由搓麵糰開始學起,為了讓麵糰不至於在烘烤時龜裂,大家必須把奶油與麵糰充分揉合,而老師也在旁細心協助那一雙雙的小手。
在此期間一位來台灣學中文的日本藕泥醬為了練習說中文,特地過來跟寶貝們聊天寒暄,大夥的童言童語也逗得大哥哥呵呵笑。
寶貝們認真地製作糕點,一旁的國外的大哥哥大姊姊們在旁仔細端詳(誰叫我們的王子與公主們都太可愛了)。
餅坯製作完成後寶貝們將半成品井然有序地排列整齊,等待烘烤。
接著是點心時間,寶貝們享用著博物館為孩子們準備的點心,老師為了不讓孩子們爭食,依序分配讓寶貝們能安心享用餐點。
吃完了大家廳老師的話,乖乖地把手洗乾淨準備參觀。
大家就定位後阿姨為大家說明小寶寶收涎時的傳統習俗。
阿姨用台語教寶貝們說吉祥話。
阿姨講解收涎的傳統習俗。
館內陳設了不少年節喜餅,其中也包括了西式的訂婚禮盒。
接著寶貝們認真聽取阿姨講解小寶寶抓周的習俗。
有趣的是博物館為孩子們準備輪盤讓寶貝們體驗。
這回老師應大家要求下海示範抓周,輪盤一轉到了音樂家,老師立刻搖身一變,成為了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。
大家輪番述說自己未來的志向,然後向前體驗抓周,寶貝們無不興奮地熱情參與活動。
還是阿姨厲害!竟然讓能讓這群牛鬼蛇神乖乖排隊、行進、向前看齊!她不當學社教師實在太可惜了!
接著阿姨讓寶貝們瞭解婚禮中的相關習俗。
接著是拋繡球的活動,咱們的公主要選親嘍!
最後姊姊讓寶貝們參加抽獎活動,寶貝們都卯足了勁躍躍欲試。
大家準度都相當夠,幾乎都拿到了博物館準備的獎品。
接著是寶貝們最期待的時刻了!也就是用禮券換點心的時間到了,由於每人只有50元,因此公主們很聰明地合資並規劃預算選購商品,瞧!公主可開心的呢!
鳳梨酥出爐囉!大家興奮地與完成品合影留念。
最後寶貝們用著自備的保鮮盒,把辛苦做出的成品帶回與家人分享,結束了這趟知性之旅。